麗城浸信會宣教部
宗旨:    推動麗浸成為宣教的教會,讓整個信徒群體,關心及委身參與本地跨文化工作、海外宣教及關懷內地的事工。

目標: 1.  加強宣教事工資訊及宣傳,提升關注,  擴展教會宣教事工。
2.  推動及支持教會宣教,鼓勵教會弟兄姊妹積極參與跨文化宣教。


 

 

麗城浸信會宣教部

成立簡史

 

 




2024年宣教部事工:

(全年活動 )

1)短期代禱運動

2)教會宣教祈禱會

3)宣教專題

4)宣教主日

(每期活動)

1 - 6

1)短期代禱運動

2024齋戒月三十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

日期:310日至49

詳細資料,請留意崇拜程序表或教會網站

      https://bit.ly/30daysPray4Muslims2024

2)教會宣教祈禱會

2024教會週三宣教祈禱會於65日舉行

7 – 8

1)宣教專題

參觀「香港聖經公會」,暫定78月資料容後公佈

2)宣教主日

20241027日宣教主日,資料容後公佈

 

禱告記念的宣教士:

 

小草:大西北孤兒及探訪穆民事工

 

艾憐:前泰國信徒宣教士

 

小鹿:希臘難民事工

 

道地:泰國邊陲穆斯林人口為多數地區的穆斯林事工

 

Patrick & Kopey(宣教家庭):馬達加斯加京城醫療及華人事工

 

Tina:本地跨文化宣教服務(巴基斯坦)

 

蔡錦圖士牧師(宣教家庭):德國西部城市比勒費爾德宣教

 

 

 


 

2023年宣教部事工:

(全年活動)

1)宣教祈禱會 

- 早禱會: 每月第一個星期五早上10

晚禱會: 13日、52日、95 晚上8 (Zoom)

 

2)南亞裔事工

作「烏都鄰舍 中心」的福音夥

 

3)介紹歷代宣教士 (共三期,每期一位)

 

(每期活動)

1-4

- 短期代禱運動 (30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

 

5-8

- 宣教主日學 (周彩霞姑娘任教)

- 文化遊(參觀錫克廟認識錫克教)

 

9-12

- 宣教主日

- 短宣營友重聚日


 

宣教祈禱會記念的宣教士:

 

小草:大西北孤兒及探訪穆民事工

 

艾憐:前泰國信徒宣教士

 

小鹿:希臘難民事工

 

道地:泰國邊陲穆斯林人口為多數地區的穆斯林事工

 

Patrick & Kopey(宣教家庭):馬達加斯加京城醫療及華人事工

 

Tina:本地跨文化宣教服務(巴基斯坦)

 

蔡錦圖士牧師(宣教家庭):德國西部城市比勒費爾德宣教

 

 

 

 

 


 

宣教部2023

介紹歷代宣教士:

1

艾偉德 (Gladys Aylward,1902-1970)

 

最近,兩部港產電影掀起了城中熱話,一部屢創港產片票房記錄,另一部花了十年製作的紀錄片,上画幾天便匆匆下架。 聯想起十九世纪50年代一位來華宣教士,她的故事被拍成電影後震驚歐美!這部電影「六福客棧」的主人翁,就是小婦人艾偉德。

   
艾偉德 Gladys Aylward1902224日生於英國倫敦以北的一個工人階級家庭,父親是一名郵差。她早年未受太多教育,做過侍女,後決心去中國傳教,但因各種資格要求而沒有通過內地會的考試。19301018日,她花費了所有的積蓄,乘船和火車,穿越前蘇聯、途中幾乎被拘留,後又取道日本,最終到達中國天津、北京,然後又長途跋涉到達山西省陽城縣,接替衛理會傳教士珍妮·勞生(Jeannie Lawson)。
   

因傳教需要一定經費,艾偉德開辦了六福客棧,為傳教以及收養孤兒的生活問題籌集經費,以營商宣教的模式,踐行了耶穌普世宣教的大使命。 她曾幫助婦女放腳、幫助平息當地監獄的騷亂、收養了很多孤兒。艾偉德於1936年加入中國籍。

 

一張含有 文字, 建築物, 石頭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一張含有 建築物, 天空, 室外, 舊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抗日戰爭爆發後,山西地區被日軍侵佔,1940年艾偉德帶領94名兒童經過數十天艱苦的步行,安全從山西城陽縣轉移到西安。後在陝西、甘肅、四川等地傳教。1949年她回到英國家鄉,英國廣播公司將她的經歷寫成《小婦人》(The Small Woman)一書。美國好萊塢以艾偉德的故事為原型,拍攝了電影《六福客棧》,該影片獲得第十六屆美國電影金球獎。

 

 

A book cover with a person and child on it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low confidence    A picture containing qr cod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Text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1958年艾偉德在香港創辦希望傳道會(Hope Mission,後更名篤志傳道會),建立伯利恆堂。後來她決定重新回到中國大陸,但被拒絕入境,於是前往台灣,在北投(後遷木柵)創立了艾偉德兒童之家。197013日,她因流感併發肺炎,在台灣病逝,後葬於淡水鎮關渡基督書院內的墓園。

 

 

身高只有1.5米左右的小婦人艾偉德,卻是十九世纪來華宣教巨人,她成了歐美國家幾乎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在真實故事的發生地中國,卻因種種原因没有太多人知曉和關注。過去兩百多年,多少無名的傳道者在中國的土壤留下了佳美的腳踪!今天,仍然有許多默默為主奔波受苦的宣教士,我們可曾為他們送上一紙一筆,好讓他們繼續譜寫更多動人的樂章!

2

黃淑燕

    黃淑燕是我們母會「荃灣浸信會」差出的宣教士,若大家是「麗浸」立會前「麗城福音堂」的肢體,對她早已認識。

蒙愛與被揀選

    黃淑燕覺得能夠被神揀選作宣教士,是一個蒙愛的人;且能被差去一個被神揀選及蒙愛的群體,更是莫大的福氣及恩寵。黃淑燕原本想服事自己的同胞,但神卻讓她服事非洲一片黑色的大地!蒙召的時候,她對於要隻身去面對不同膚色的群體、不同語言、不同文化及不同宗教的矛盾和考驗,她問自己,可以嗎?同時,她祈求天父賜她愛當地的族群,並賜她服事他們的異象。

    2002年,她毅然踏上西非迦納宣教之旅。根據調查,迦納全國至少仍有一萬五千多鄉鎮沒有一間教會或持久的福音工作,北部絶大部分是伊斯蘭教徒及傳統精靈崇拜者,極其需要宣教的工作!

    在神奇妙安排下,黃淑燕被差會委派在西北區名Wa的地方,服侍Wala瓦拉族這個蒙愛的群體。初到工場時,黃淑燕面對多項挑戰:不同文化及異教、40多度高溫、言語不通致身心疲倦,甚至百病纏身。經過百般試煉,黃淑燕發現慢慢能夠進入他們的生命,並能夠融入他們的文化當中,與他們成為朋友,建立新的關係,亦帶來很多福音的契機。

    非洲的民族性對愛、接納及包容跟陌生人也是禮尚往來。黃淑燕在首兩年學習文化過程中,她可以認識他們的歷史及特性:Wala,這名字的意思是 Wa﹝來﹞、La﹝子民﹞,他們一般對陌生人非常友善及好客。昔日Wa完全是信奉精靈教,一百年前,伊斯蘭教將他們100%轉化為伊斯蘭教徒。經基督徒的努力,直至2014年,70.08%人口為伊斯蘭教徒,而基督徒是 27.04%﹝包括天主教徒﹞。當黃淑燕認識他們更多,對傳福音給他們的動力更大。

    為傳福音給當地人,黃淑燕費盡心思,她開展了第一間在Wa迦納福音教會,以關係佈道,亦曾播放耶穌傳,帶領二至三百人信主!在牧養及培訓的過程,黃淑燕發現,藉著教育能幫助他們求生技能,並向他們傳福音,在學校的處境會較容易跟進;於是她憑著神給她信心和勇氣,開始興建職業先修學校,只是短短兩年多,大樓落成,得到短宣隊的幫助,成功地開辦了第一年的電腦課程,亦看見曙光,福音工作行在一個正確的路上,一個被認受性的全人關懷的福音。

信心的考驗

    2010年黃淑燕因健康欠佳,不得不撤離工場回香港就醫。那是黃淑燕出工場八年來,最難熬和孤單的日子。在她返港治病某一天經歷神,她本來心情沉重獨自乘車上山頂,大霧大雨襲來,她看不見前路,剎那感到恐懼和危險。突然間,她腦海湧現「向高處行」這首詩歌,同時間,有聲音對她說,「你雖然看不見前路,你現在的境遇,身邊黑雲滿佈,遮蔽著你的眼睛,但你要相信,神要帶你往高處行,憑信心祂會帶你到目的地。」她感到無比的平安。到達山頂,周圍被黑雲大雨包圍,她卻看到唯獨一處,有陽光直射那裡,出現強烈對比。神對她說:「我就是那位奇妙的創造主,我可以讓黑雲大雨及陽光同時出現,問題是你要選擇專注於黑雲大雨的灰暗,還是陽光帶來的朝氣。」她說:「是的,我看見袮就是光,袮帶來人生的朝氣和盼望。」離開山頂時,得著神的鼓勵,她繼續向高處行。

幸福的家庭

    2010年黃淑燕因健康欠佳,不得不撤離工場回香港就醫。那是黃淑燕出工場八年來,最難熬和孤單的日子。在她返港治病某一天經歷神,她本來心情沉重獨自乘車上山頂,大霧大雨襲來,她看不見前路,剎那感到恐懼和危險。突然間,她腦海湧現「向高處行」這首詩歌,同時間,有聲音對她說,「你雖然看不見前路,你現在的境遇,身邊黑雲滿佈,遮蔽著你的眼睛,但你要相信,神要帶你往高處行,憑信心祂會帶你到目的地。」她感到無比的平安。到達山頂,周圍被黑雲大雨包圍,她卻看到唯獨一處,有陽光直射那裡,出現強烈對比。神對她說:「我就是那位奇妙的創造主,我可以讓黑雲大雨及陽光同時出現,問題是你要選擇專注於黑雲大雨的灰暗,還是陽光帶來的朝氣。」她說:「是的,我看見袮就是光,袮帶來人生的朝氣和盼望。」離開山頂時,得著神的鼓勵,她繼續向高處行。

果子櫐櫐

    很多人覺得Wala瓦拉族人很難信耶穌,但20年過去,現今教會人數天天加增,要擴展福音堂。2023年千人參與會議,有 20 多位年青人預備作傳道人,黃淑燕的大兒子也是其中之一位,神的大能何等奇妙!教會更有 2 位年青人準備入讀神學院,有 4 至 5 位亦在預備中!黃淑燕夫婦二人常常禱告,有一天瓦拉族人會全族歸主!他們也向着這目標努力邁進,盼一代傳承一代,永不止息!

資料來源:

非燕來鴻43上,2010年7月

《環球華人宣教學期刊》第37期,2014年7月

<宣教工具 媒體與科技>《往普天下去》,2018年7-9月號

IT 家庭代禱事項,2023年1月

3

埃裡克·亨利·利迪爾 Eric Henry Liddell

A book cover with a person and child on it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low confidence    A picture containing qr cod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一、早年歲月

    李愛銳(Eric Henry Liddell)於 1902 年 1 月 16 日出生在中國天津。父親李德修牧師 (Rev. James Dunlop Liddell)於 1899 年作為英國倫敦會宣教士來華宣教。 1907 年 3 月,5 歲的愛銳和 7 歲的哥哥羅伯特(Robert Liddell)隨父母回到家鄉蘇格蘭,不久進入位於倫敦市區以東的 Blackheath 宣教士子弟學校讀書。這是一所寄宿學校,李愛銳在那裡度過了青少年時代。這期間他的父母帶著妹妹珍妮仍然在中國繼續宣教。李愛銳短跑能力出色,在 1923 年全英田徑錦標賽上,一舉贏得 100 米和 200 米兩枚金牌,尤其 100 米更以 9.7 秒刷新了英國記錄,因而成為當時世界上短跑最快的人,被譽為“蘇格蘭飛人”。

二、巴黎奧運會

 

    1924 年巴黎奧運會,李愛銳代表英國參加 100 米短跑賽事。可是100 米 比賽在星期日舉行,於是他就堅定地放棄參加。因為對信仰虔誠、執著的他,認為星期天是安息日,是敬拜上帝的日子,應當將之分別為聖。 “God First” 是他堅信不疑的理念,他深信將上帝擺在第一位,上帝也會給你最好的。上帝是萬有的,祂不需要你去為祂贏得獎牌和獎金,上帝才是李愛銳一生所要爭取的“特大獎”。李愛銳精彩的人生是以尊重上帝為基礎,而尊重上帝是從尊重祂所設立的主日開始,是將主日分別為聖為起點。

    英國奧委會只好安排李愛銳參加不是在星期日舉行的賽項,李愛銳首先在 200 米決賽中,以 21 秒 9 的成績奪得一枚銅牌。接著贏得了 400米決賽的金牌,而且還以 47 秒 6 的成績刷新了世界紀錄。賽後他說:“我得到了神的祝福,是神帶我在奔跑。” 他要讓世人看見上帝的榮耀,看見神果然厚厚賜福那些敬畏祂的人。這面意外的金牌化解了英國人先前對他的不滿,也使英國的媒體態度大變。奧運歸來,李愛銳更成了英國的風雲人物、民族英雄,被授予橄欖葉桂冠,在奧運歷史上傳為佳話。

三、另一場賽跑──入華宣教

    奧運會之後,如果他選擇做一個職業運動員,肯定能前途無量,功成名就。然而,這位被譽為蘇格蘭歷史上最受歡迎的運動員,在其人生最為精壯之時,實現他獻身服事上帝的承諾,毅然決然地轉換了人生跑道,遠赴兵荒馬亂的中國宣教。

    對李愛銳來說,他生命中真正的奔跑並不是在運動場上,而是在中國的宣教。而這一賽程的考驗遠遠超過他所知道的一切。這是一場更偉大的比賽,一場沒有獎牌,也沒有人群掌聲的賽跑。他的賽場也從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場轉換為中國的窮鄉僻壤。在那裡,宣教士要飽受歧視,面對諸多挫折。一個奧運英雄,就這樣放棄他可以追求的功名利祿,甘心“消失”在異國他鄉,用他的生命服務中國百姓,以彰顯主耶穌基督的大愛。

四、天津歲月

    1925 年夏,李愛銳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天津擔任老師,開始了他近 20 年的教學生涯。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培養人才上,他要求學生不但學習好,身體也要強健,並將那些體學兼優的高材生推薦、送往英國倫敦大學讀書。他獨特的教學方法、平易近人的作風,以及他對學生們流露出來的基督之愛,使他成為校內最受歡迎的老師。

    1933 年,記者問他說:“你真的很高興將生命奉獻在現在的事業上嗎?你難道不留戀那閃爍的鎂光燈、激動的觀眾、大聲的歡呼,以及珍貴的慶功酒嗎?” 李愛銳回答說﹕“當然,有時人會很自然地想到這一切,但我更喜歡我在中國所從事的工作,因為這方面的價值遠超過你所說的一切。你知道,這份榮耀是一個永不朽壞的冠冕。”

    1934 年,李愛銳在天津與弗洛倫絲•麥肯齊(Florence Mackenzie)小姐結婚。婚後,大女兒 派特麗夏、二女兒希德相繼出生。抗日戰爭爆發後,李愛銳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一道進行敵後抗日,參加救治傷兵和接濟難民的活動。當 1941 年戰局危殆時,為了家人的安全,李愛銳將懷有身孕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送往加拿大避難,自己卻留在河北省中南部繼續宣教、救治傷兵和接濟難民等工作。後來他被日軍關入山東濰縣集中營,從而與家人失去聯繫,直到他病死營中,至終都未能見過最小的女兒一面。

五、山東集中營

    1943 年初,日本軍隊占領了天津,把在天津的敵對國僑民,送到山東濰縣集中營裡,李愛銳 被列在名單內。在囚禁中,李愛銳不為艱難的環境所屈,在黑暗中,他如一盞明燈發光;他幽默開朗的性格,給黑暗的集中營帶來平安、盼望和喜樂。他對那些與父母分離的孩子們,就像一位叔叔那樣,照顧他們,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孩子們都親切地叫他“埃裡克叔叔”(Uncle Eric)。

    長期的囚禁生活和營養不良,使李愛銳的健康大受虧損,最後病死在集中營。李愛銳在其短暫的一生中,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在戰火蔓延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動盪的時期,他跟隨宣教士父母的腳蹤,在大學畢業後,奧運光環集一身之際,選擇回應神的呼召,飄洋過海,來到他生身之地天津,與中國的百姓同甘共苦,向他們傳揚天國的福音,最後也葬在他所愛的這塊中國土地上。

六、電影《烈火戰車》

    在李愛銳去世 30 多年後,英國電影製片人將他奪奧運金牌的故事拍成電影─“烈火戰車 (Chariot of Fire)”,再現了李愛銳勇奪奧運金牌的故事。出人意外的是,該片竟一炮走紅,贏得 1981 年奧斯卡最佳影片以及另外三項大獎。唯感遺憾的是,影片只反映了李愛銳的前半生,而其後半生只是在片末字幕上以寥寥數語做了個交代:“李愛銳,宣教士,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死於日本佔領下的中國,蘇格蘭同聲哀悼。” 實際上,他的後半生更為輝煌,他不只是一位優秀的運動家,贏得了地上的金牌;他更是一位傑出的宣教士,贏得了天上永恆的冠冕和獎賞。


2022年宣教部事工:

(全年活動 )

宣教祈禱會  

早會:每月第一個 周五  早上10:00

晚會:每雙數月的第一 周二 晚上8:00

 

關顧印傭事工

每月第一及第三個周二早上9:45

 

(每期活動)

1-4

短期代禱運動

30天為穆斯林世界代禱

 

 

5-8

  宣教主日學 (周彩霞姑娘任教)

參觀清真寺,認識伊斯蘭教

 

9-12

 宣教主日

主日崇拜 : 陸倫泉牧師證道

宣教角: 24位肢體願意為宣教士代禱

 

 宣教講座

ME-CARE差會楊欽緯醫生分享

”21世紀全球最大的未得之民-穆斯林面面觀及其差會的宣教異象和事工

 

探訪烏都鄰舍中心服事南亞裔士

 


 

 

宣教部2022

介紹歷代宣教士:

 

1

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1832-1905)

――基督心,中國情

「假如我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假如我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

 

獻身中國、積極裝備

 

1832年戴德生誕生於一個敬虔的英國家庭,雙親早在他出生前已把他奉獻給主。他兒時體弱多病,卻已立志去中國宣教。17歲那年他悔罪重生,獻身基督,從此為主而活。蒙召後,他遷往貧民區居住,擔任醫療助手,從中熟習在窮人中派發福音小冊和露天講道;他省吃儉用,把餘下的錢賙濟窮人;又積極鍛鍊身體、學習中文、查經及操練憑祈禱過信心的生活。

 

抵達中國、回英養病

 

185321歲的戴德生出發去中國,經過156天海上航行到達上海,途中曾遇驚濤駭浪,幾乎喪命!到達上海時正值太平天國起義及中國內戰,他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在上海附近的內地遊歷和傳福音,所以深感中國內地人對福音的需要。

 

為了更有效傳福音和更融入華人社群,他改穿唐裝、束辮子、吃中國飯,以示尊重中國文化及與本地人認同。1857年他接掌寧波醫院並成立寧波差會,當中被主大大使用。1858年他在寧波和21歲的妻子瑪莉亞蒂結婚盟,婚後誕下四名子女。

 

1860年因為長期透支,身體幾乎虛弱致死,他被迫和妻子返回英國養病。回英後,除了完成外科及產科的醫學訓練,還翻譯了寧波語聖經。他經常祈禱,到處傳遞對中國的宣教負擔,並深刻思考在中國宣教的策略和方向。

 

建立中國內地會

 

養病期間,戴德生人在英國,心卻在中國,時刻為萬千失喪靈魂憂心如焚,所以四出分享宣教異象,發出迫切呼求。結果感動了許多信徒回應,為中國獻金、獻禱、甚至獻身。

 

1865年他憑信心以「中國內地會」的名義將十英鎊存入銀行,標誌著中國內地會的成立;然而,他深信戶口裏除了十英磅,還有主的所有應許!1866年第一批內地會宣教士,共16人,連同他一家四口一起啟程前往中國。之後戴德生繼續前往多國分享在中國的宣教異象,他的生命感染了全球許多信徒回應呼召來華宣教,其中包括「劍橋七傑」。

 

由於戴德生確信:神的工作,如果照神的方法去做,絕不會缺少神的供應!所以內地會從不貸款、舉債、募捐,結果他的信心得到極大賞賜,內地會成立後,資金和人手均一無所缺!

 

在戴德生的領導下,內地會成為一個突出的非宗派差會,後來還發展成全中國規模最大的差會。他離世前,內地會的宣教士已超過800名,在十八省成立了各類宣教站、佈道所、教堂、教會,又開辦中/小學、建立醫院、診所、藥房、戒毒所等,貢獻良多。

 

榮歸天家、五代傳承

 

1900年他再度因病重而前往瑞士養病,期間傳來噩耗,使他心如刀割!義和團之亂導致多名宣教士及信徒殉道;雖然如此,他仍堅持不索賠、不懷恨、不報仇,藉此向中國人民彰顯基督的溫柔和謙卑。

 

1905年在兒、媳陪同下返回中國。之後專程去湖南探望在長沙的同工,到達時滿心欣慰,因曾為福音能進入湖南禱告了30年。63日在湖南分享訊息後,於睡夢中被主接回天家。死後葬在鎮江,與原配妻子和四名子女合葬。1966年文革破四舊,公墓蕩然無存,但在神奇妙的保守下,他的墓碑由博物館人員保存下來。

 

1854年戴德生帶著神的愛前往中國,51年後他帶著中國的愛返回天家!然而,他的子孫卻一代接一代地延續他的基督心,中國情…

 

感言

 

神容許戴德生幾乎勞累致死而不及早治癒他,實在有其美意…就在那漫長的養病期,中國內地會在聖靈的感動和引導下成立了!戴德生一生堅守的「信心原則」印證了天父何等信實、可靠!在戴德生壽終於湖南及其墓碑得以保存的事上,上主的恩慈和美善不禁令人讚嘆!

 

戴德生一生良善、正直、行公義、好憐憫,活像基督!在揚州教案中,懷孕6個月的妻子雖因跳樓逃生而受傷,但他仍主張以仁愛化解仇恨,以寬恕取代賠償;在反鴉片貿易運動中,他的立場震醒了英國政府的良知;在義和團之亂中,雖然內地會傷亡慘重,但他仍拒絕接受滿清政府的賠償;他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至死忠心,真是令人肅然起敬!

 

戴德生跟中國人非親非故,卻為中國人的得救獻上一生!身為炎黃子孫,多少時候我們卻對同胞的失喪無動於衷,真是萬分愧疚!懇求聖靈赦免我們的冷漠,火熱我們愛人靈魂的心,從家中的骨肉至親開始,天天為他們迫切祈求,身傳言傳,使他們早日與救恩有份。

 

 

 

但願我們學像戴德生:一生追求聖潔,活出基督…

但願感動戴德生的靈,加倍感動我們…

但願基督榮耀再來時,我們能坦然無懼地交賬…

阿們!


 

 

2

威廉·克理 (William Carey,1761-1834)

――「近代宣教士之父

   威廉克理被譽為是「現代宣教之父」,生於英國,原是一個鞋匠,家境貧寒,沒有受過高深的教育。他17歲重生得救後,對於將福音傳給遠方的異教徒,負擔愈來愈重,在他的心裡如火焚燒。他在工作間的牆壁上,掛著一幅自製的世界地圖,其上列明各個異教國家的資料,包括各地的位置、面積、風土人情,以及宗教情形,他都有詳細的收集。克理受聘牧養於很窮苦的小教會。他自覺自己所受的教育有限,於是自修拉丁文和希臘文,又學希伯來文、義大利文、法文和荷蘭文,希望成為一個海外宣教士。

 

有人鼓勵克理寫書,提醒教會重視差傳。他四年後完成了小冊子《基督徒當竭盡所能引領異教徒歸正》在基督教歷史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現代宣教事業的憲章】,可與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相媲美。在1792年出版後,就在許多教會界被廣泛傳閱。他鼓勵教會「要期待神做大事,也要企圖為神做大事。」在克理的鼓吹下,1792年浸信會成立了近代第一個海外差傳機構。他自己則成為第一個被打發出去的宣教士,翌年(32)前往印度宣教。他在印度工作達41年,直到離世,期間未曾返回過英國。

 

克理在印度幾乎把聖經翻譯成印度所有的文字,共達44種譯本。甚至第一本新舊約中文聖經,也是由他的助手馬士曼1822年在印度譯成的,比馬禮遜在中國本土譯成的中文聖經還早了一年(兩者皆文言文)。他在印度傳揚福音,帶領700人信主,建立了26間教會、126所學校,印發聖經及書籍,首創印度的醫療宣教事工、神學院、女童學校、痲瘋病醫院。他畢生為印度帶來極大的貢獻,例如: 建立了印度第一所現代印刷所、造紙廠,蒸氣火車。他翻譯西方的農業及園藝書籍,介紹到印度,並推廣農業改良,成立印度農藝學會。尤其重要的是他鼓吹及協助立法,廢除了印度殺嬰獻祭,和把寡婦用火燒死,給亡夫殉葬的陋習。

 

他在宣教過程中,承受許多苦難和壓力,包括貧困、妻子精神失常、兒子病故、英國殖民政府對宣教士的敵意、印刷廠遭遇火災、燒毀大量翻譯手稿、英國差會對他的誤解、部分人士對他的批評和攻擊等,但他還是「靠神放開膽量,在大爭戰中把神的福音傳揚去。」(參帖前2:2)

 


 

 

3

 

馬禮遜 (1) (Robert Morrison,1782-1834)

――首位來華新教宣教士

 

出生、歸主

馬禮遜於1782年一月五日出生於英國北部的一個村鎮。父親是一位虔誠蘇格蘭長老會的長老。馬禮遜雖在基督信仰薰陶和管教嚴緊下成長;但也曾在少年時誤入歧途,感恩的,他在十五歲時悔改回轉重生。信主之後,馬禮遜積極參加教會的查經、禱告和團契活動,還關注那些在海外異域傳道的宣教士消息。十八歲時他決意進入克斯屯學院,學習神學、天文及醫學,並初步學習中文。1807年,倫敦宣道會按立馬禮遜為宣教士,差派他前往中國宣教。

 

召命

當時的中國,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嚴禁外國人居住,傳福音更不可能;當時十分艱難找到航船願意載他去那遙遠神秘封閉的中國及同行的同工;最終他祇可孤身先找船橫渡大西洋,繞南美洲到美國,然後再轉往中國,故航程既長又艱苦。當船長得知他前往中國宣教,便以懷疑的口吻問馬禮遜:「馬禮遜先生,你真的期望自己一個人可以改變中國人崇拜偶像這個根深蒂固的傳統嗎?」馬禮遜毫不猶疑地回答說:「我不能,但我所相信的上帝能夠。」當年馬禮遜輾轉經歷了八個月艱辛顛簸的船程,最終抵達中國廣州。

 

積極裝備、翻譯聖經

馬禮遜雖然安全到達了中國,但他所面臨的卻是重重困難與挑戰,包括居留合法性、文化衝擊和言語不通的問題,因為當時中國禁止英國人住在廣州,和嚴禁傳教,但他仍堅信上帝會為他安排能居住在中國人中間。

 

因此,馬禮遜開始努力融入當地的文化,如改吃中國菜,使用筷子,穿唐服,留辮子,勤奮學習中文,與當地人建立良好關係。 馬禮遜靠著對上帝堅定的信心和堅強的毅力,克服了語言和生活上的種種困難, 終於能立足於這塊陌生的東方土地上,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他獲東印度公司聘為翻譯員,解決留中身份及生活費,也能致力進行「聖經」翻譯中文那份重要事工,和日後撰寫與基督教相關的書藉和小冊子。於1810年,馬禮遜翻譯和出版了一千多本的使徒行傳,其後再完成「路加福音」和其他新約書卷。於1812年,清政府頒禁令:「凡刻印基督教書籍者處死」。因此,當時馬禮遜的譯經和刊印工作是冒著極大的危險秘密去進行的。雖然那麼艱辛危險,馬禮遜靠著神的保守和加力,於1813年中文新約聖經仍能出版。

 

家庭、文字工作、建校

1807年,馬禮遜在澳門與瑪麗·莫頓小姐結婚。 不幸的是,瑪麗身體孱弱,常受疾病纏擾。加上馬禮遜因工作上的需要,每年差不多有半年時間需要居住在廣州。礙於當時的法例,他又不能攜眷同行。因此,夫婦倆飽受分居異地之苦。馬禮遜在日記中,經常流露懷念妻子之情。不幸的是,他們的頭生男嬰夭折了,這使他們的精神飽受打擊。其後,馬禮遜夫人又因一家人水土不服,被迫攜年幼兒女返回英國,留下馬禮遜孤身繼續艱苦奮鬥。

 

馬禮遜和米憐博士二人合作翻譯新約聖經,於1824年出版,成為更正教的第二本中文譯本聖經。馬禮遜也出版了中文文法及中英字典。當時馬禮遜對教育和文字工作有遠見,故當他在廣州、澳門等地埋首於翻譯聖經時,也同時已想在東南亞設立一個宣教基地,在等候中國大門打開之日的同時,致力於文字出版工作,和計劃建立基督教書院,培養人才。1818年,英華書院在助手米憐博士的協助下成立,宗旨是「教導華人青年英文,並向他們傳播基督教信仰,並教導宣教士華文」。直到今日,英華書院為中國近代教會與社會培育出無數英才。

 

鞠躬盡瘁、榮歸天家

馬禮遜自青年時期已立定心志,要忠心於主的宣教使命,至死不渝。他在中國事奉二十七載,未負所托,未虛度寸陰,把自己所有的青春、才智與愛完全獻給了中國人,為基督教在中國的宣教事業開創了良好的開端,奠下了堅實的基礎。1834年八月一日,身患熱病和其他複雜病症的馬禮遜, 在廣州息了他在地上的勞苦,返回天家,在世享年五十二歲。他的靈柩運至澳門,安葬在他的妻子瑪麗的墓旁。

 

感言

從馬禮遜宣教士的一生,看見我們所信的神如何信實和掌管萬事。每當人願意順服神的呼召,又專心倚靠神,神便作奇事,將人看為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在絕境開路,深信神的使命將福音傳到地極必能成事,祇要我們願意配合神的計劃。

疫情減退,被困多年的港人紛紛外遊,即使未能計劃長假期到海外舒筋活絡,一天半載到一水之隔的澳門吐一口悶氣也未嘗不可。五光十色、娛樂事業氾濫的澳門,似乎不太適合基督徒身份的你,對大三巴、澳門塔、東望洋炮台等,這些熟悉的景點也提不起興趣吧!

福音傳入中國,可能是遠在唐朝的景教,甚至更早時期元朝的也里可温教。較多歷史文獻可尋的算是15世紀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他正是經由澳門進入中國傳教。若然基督教(新教)第一個到中國的傳教士則是二百多年前的馬禮遜。馬禮遜於180794日抵達澳門展開27年在中國宣教之旅。183481日在廣州息勞歸主,葬在澳門基督教墳場。

 

馬禮遜(英語:Robert Morrison,1782年1月5日-1834年8月1日),又譯做羅拔・摩理臣,英格蘭出生的蘇格蘭傳教士。清嘉慶十二年(1807)受倫敦傳道會派遣來華傳教,到達廣州,是外國來華的第一個基督新教傳教士。他在廣州做了大量文化工作,包括了第一個把《聖經》全文翻譯成中文並予以出版;獨自編撰了中國第一部《華英字典》,編寫了《中國一覽》、《廣東省土語字彙》(1828年)等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品。他和米憐等在馬六甲創辦了英華書院、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統計傳》與英文刊物《印度支那拾錦》,在澳門出版中文報刊《雜聞篇》。英華書院是近代傳教士開辦的第一所中文學校,馬禮遜曾任該院牧師。曾協助詹姆士·馬地臣辦了在中國出版的第一份英文報—《廣州記錄報》。

   
馬禮遜教堂 馬禮遜墓碑 門基督教墳場宣教士墓碑

 

馬禮遜的生平事蹟、宣教經歷,對中國教會作出巨大貢獻,為步其腳踪的西教士在中國宣教奠下了基石。有不少書籍、傳記或網上媒體對馬禮遜的一生有詳細記載,許多弟兄姊妹都略知一、二,甚或考究過的,這裏不再詳加敍述。 馬禮遜與其首任妻子瑪莉以及兒子儒翰·馬禮遜John-Robert Morrison並許多來華宣教士都是葬在澳門基督教墳場。早期來華的宣教士,他們不光一生獻給中國,而且大多數幾代人(戴德生家族至今九代人)都𠄘傳祖、父輩的福音使命。當你再踏足澳門之時,會否想過抽空到基督教墳場尋覓這些為中國福音事業獻上終身宣教士的芳踪呢?